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人防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防教育 > 人防知识

人防常识五题

来源:沈阳人防办    时间:2015-03-25

一、人民防空的定义和内涵

      人民防空,是指人民政府和军事部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保存战争潜力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

我国人民防空的定义包括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和平时期围绕国防需要而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和行动,既人民防空建设。二是战时围绕防护敌空袭需要而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的战术、技术措施和行动,即人民防空斗争。

 

二、人民防空的地位与作用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民防空工作。

人民防空作用不仅仅是在战时,而且在平时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人民防空的设施、设备,如工程、通信警报网,除保密部位外,都可以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群众的生活生产服务。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平时坚持岗位练兵,在发生自然灾害、工业事故时,可以投入抢险抢修、抗灾救援,为减轻灾害损失发挥重要作用。公民通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求生技能,在平时遇到突发灾害或事故,就能有序的进行自救、互救,减少伤亡。

 

三、人民防空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人民防空的任务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具体可分为平时任务和战时任务。

(一)人民防空平时的任务

      进行人民防空建设、在职权范围内防范和减轻灾害事故危害。宣传、贯彻人防法规;组织制定城市防空袭方案、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计划;组织城市重要目标的防护建设;组织编制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规划;加强人防工程、通信警报、群众防空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城市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抢险救灾等。

(二)人民防空战时的任务

        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宣传动员;适时发放空袭警报;及时组织群众疏散、隐蔽;指导群众开展自救互救;组织群众防空组织开展抢险、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四、人民防空的方针与原则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人民防空的基本原则是: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坚持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坚持人民防空与要地防空、野战防空相结合;坚持战时防空与平时防灾救灾相结合;坚持长远建设与应急建设相结合;坚持国家建设与社会、集体、个体建设相结合。

 

五、人民防空标示

 

此图片为中国人民防空标志,该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CCAD"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Chinese civil air defence。

图案的金黄色框为人民防空工程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即人民防空通过采用工程掩蔽等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及灾害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 ,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沈阳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辽ICP备10203034
电话:024-23862411 传真:024-23220870
网站标识码 2101000025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85号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